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战略资源-《国潮1980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其实就连宁卫民看了一场也觉得不错。

    他除了发现千叶真一、西协美智子、大岛由加利居然都是自己看港片的熟面孔,忍不住惊讶这冈本晃怎么攒出的这么个动作班子之外,更有一种好像是在看黑化版本的《霹雳娇娃》一样的感觉。

    这么说好了,商业片的元素在这部电影里展现的淋漓尽致,虽然属于根本不用大脑的爆米花电影,但“打得够酷”,“角色养眼”,这两点是非常出色的,已经足够满足喜好这种类型片的观众胃口了。

    而且以他的经验,甚至可以笃定,这种电影录像带市场通常潜力较大,大概率会比本土票房赚到的还要多。

    所以为此,他也不得不承认,冈本晃这家伙不光是运气好,也确实有点头脑。

    这家伙既能够虚心学习,又能人尽其用,这才初战告捷,有了这样好的成绩。

    宁卫民甚至已经决定了,只要这家伙不因此过分膨胀。

    那么这两部电影的获取的利润明年都可以留给给他,让他去随意去运作电影项目。

    说心里话,宁卫民对冈本晃最大的希冀,就是有朝一日,哪怕他不用再去剽窃什么,光凭冈本晃领导的雾制片厂自身的造血能力,就能维持住其在日本映画界“第六大”的行业地位。

    而目前来看,冈本晃似乎是有一定能力来实现的,宁卫民自然不吝资源去培养。

    总之,雾制片厂今年所做出的实际成绩,确实是让人心情快慰,精神振奋的。

    不但守住了头两年好不容易挣到的口碑,而且也颇有点良性循环的样子了。

    尤其是经济效益方面,好得都有点不像话了。

    毕竟雾制片厂全年投拍影视项目全部实现盈利,就没有一部作品是拖后腿的。

    至今为止,影视剧方面所创造的利润额度大概能达到九十亿円上下,这就是七千多万美金啊。

    即使日本映画界“五大”之中,也不是每一家都能达到这个数字收益的。

    像日活和东映今年就没排出什么叫座的电影来,恐怕今年就很够呛。

    毕竟营收是一回事,利润是一回事。

    然而这还不是松本庆子名下产业的全部效益呢,如果再加上宁卫民为松本庆子买来的法国片库所产生的票房分成,和交给电视台播放授权费,合计的五亿多円。

    再算上今年金牛宫的音乐出版方面的收益三十几亿円。

    还有松本事务所的艺人经纪分成十六亿円左右。

    归于松本庆子名下的娱乐事业,目前能够算出来的收益已经高达一百五十五亿日元之多,转换成美元合一亿三千万。

    即使是刨去松本庆子从银行贷款经营所需要付出的利息成本,预计全年的收益最终数字也能达到一亿五千万美元。

    对于这个年代来说,初创三年,就能够赚到这么多钱的影视公司和音乐公司,还真是凤毛麟角。

    即使是纵览全球,松本庆子名下的几家公司,应该也算是利润惊人,不亚于那些知名制作公司优质资产了。

    说白了,一个立足于影视和音乐行业的娱乐集团已经初具规模,虽然仍旧是处于蛰伏发育期内,但相信只要保持这样的发展态势,不久的未来,必定能发育成跨国性质的行业大鳄,在全球的娱乐市场都能分一杯羹。

    当然了,宁卫民也清楚,要想最终达成这个目标,还有很长的路途要走。

    而且除了需要每一年都连续不断的退出好作品之外,为了实现这一点,花费不菲的资金,提前积累资源也很重要。

    这不仅仅是指要招揽出色的艺人和导演,网络行业里优秀的技术人才,也意味着要收购各种经典影视作品和音乐作品的版权,甚至是文学和漫画作品的版权。

    像好莱坞每年拍摄的影视作品中,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脱胎于的剧本。

    其中更不乏像《哈利波特》系列,和《指环王》系列这样的大制作经典电影。

    而取材于漫威的超级英雄电影,以及日本人喜欢根据漫画,甚至是根据电子游戏改编的影视作品,都是未来屡见不鲜的现象。

    毕竟未来是网络时代,也是大IP的年代,这些无形的文化资产,不但本身就能创造出惊人的经济效益,而且也会是文艺作品搞再创作的资源。

    像有些好莱坞公司在购买剧本方面,甚至每年都有营收百分之十左右的固定支出。
    第(2/3)页